您的位置 首页 财经

张一鸣李彦宏雷军王兴刘强东,在短剧赛道相遇了?

近日,互联网巨头们都出现了一个关键词——短剧。首先是百度通过一系列资源整合动作瞄准短剧市场,百度旗下YY直播麦絮短剧厂牌与七猫短剧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推出多部精品短剧;抖音、快手本身就是微短剧发源的重要平台,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盛夏芬德拉》火爆全网;美团在2024年底至2025年期间,通过与快手等平台深度合作,在微短剧营销领域进行了大规模且卓有成效的布局,迅速成为该赛道的“黑马势力”;媒体报道京东集团也正在招聘短剧运营岗位;小米在旗下应用商城正式上线独立短剧App“围观短剧”,目前下载量已达2.0万人次;B站也在对短剧发力以平均每月1部剧的频率推出。此外拼多多推出“多多有好剧”计划,在剧情中插入商品种草视频;淘宝在站内开设短剧专区,将品牌故事融入剧情……

近日,互联网巨头们都出现了一个关键词——短剧。

首先是百度通过一系列资源整合动作瞄准短剧市场,百度旗下YY直播麦絮短剧厂牌与七猫短剧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推出多部精品短剧;抖音、快手本身就是微短剧发源的重要平台,字节跳动旗下红果短剧《盛夏芬德拉》火爆全网;美团在2024年底至2025年期间,通过与快手等平台深度合作,在微短剧营销领域进行了大规模且卓有成效的布局,迅速成为该赛道的“黑马势力”;媒体报道京东集团也正在招聘短剧运营岗位;小米在旗下应用商城正式上线独立短剧App“围观短剧”,目前下载量已达2.0万人次;B站也在对短剧发力以平均每月1部剧的频率推出。此外拼多多推出“多多有好剧”计划,在剧情中插入商品种草视频;淘宝在站内开设短剧专区,将品牌故事融入剧情……

正如周鸿祎所说,十亿人离不开短视频,短剧的受众人数可想而知。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达505亿元,首超电影票房,预计2027年将突破856亿。短剧成为资本的新宠儿。

张一鸣李彦宏雷军王兴刘强东,在短剧赛道相遇了?

互联网大厂中除了抖音快手布局较早,李彦宏也早有布局,2019年,百度投资了七猫小说,使七猫成为百度旗下的小说平台,那时候李彦宏就有短剧的战略布局。2023年李彦宏在内部会议中明确表示“百度和短剧挺合适”,并将“免费短剧”定为主要发展方向。今年2月,李彦宏再出大手笔,现金收购YY直播在中国大陆的视频直播业务“YY Live”。如今YY直播麦絮短剧与七猫短剧的合作,是百度对旗下短剧相关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彰显了李彦宏深耕短剧行业的决心。

展开全文

此外不仅B站、京东、拼多多、阿里、美团、小米和华为也在布局短剧,就连官方机构也在布局短剧,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与芒果TV合作的检察题材微短剧《少年田野》上线,该剧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来学法”首批精品片单。浙江卫视则与红果短剧“联合出品《姐姐的三条簪》,响应国家广电总局“微短剧里看非遗”创作计划。还有北京市广电局指导出品的微短剧《钟鼓楼前》,聚焦北京胡同生活,入选了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

短剧会是下一个巨头们争夺的风口吗?

短剧赛道瞬间热起来了

2025年,中国互联网行业进入一个“存量博弈”的深水期。用户增长放缓、流量红利见顶、广告收入承压,各大平台纷纷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在这一背景下,一个看似“轻量级”的内容形态——网络微短剧,正迅速成为科技巨头们兵家必争的“新战场”。

2019年百度开始布局短剧不久,抖音就在2021年初杀入微短剧领域,旗下的红果免费短剧已正式上线,且仅用一年半时间,月活用户便突破1.5亿。

抖音短剧大火,美团、阿里也不甘落后,在2023年美团、阿里(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也扎堆挤进短剧赛道,众多直播机构、网红主播纷纷涌入,短剧市场的竞争态势愈发激烈。

张一鸣李彦宏雷军王兴刘强东,在短剧赛道相遇了?

百度是短剧领域的早期入局者,竞争对手进度却不遑多让。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压力,百度也开始密集发力,申请注册“百度短剧”商标,联合多个内容合作方推出“百剧计划”与“百度百科短剧星耀计划”。在几年尝试后,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百度直接开启并购模式,斥资数百万美元投资AI短剧公司 CreativeFitting井英科技,与点众科技达成战略合作,计划一年内联合推出20部以上精品微短剧,在百度短剧内测Agent对话功能,允许用户与短剧中的角色直接互动&这些举动都说明李彦宏布局短剧的决心并没有随其他互联网大厂的杀入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决。

百度整合YY直播与七猫短剧资源,抖音以红果短剧打造爆款《盛甲芬德拉》,小米推出“围观短剧”App主打“无广告免费看”,B站以每月一剧的节奏稳步推进,淘宝、拼多多则将短剧与商品种草深度绑定……巨头们在短剧市场“相遇”,其实背后是共同的商业逻辑,以IP为核心,以算法为驱动,构建“内容—流量—商业”的闭环生态。

短剧是IP产业链的“快消化”产物。七猫、番茄小说等平台拥有海量免费网文IP,这些IP经过改编成为短剧,成本低、周期短、变现快。百度、字节等公司通过整合小说与短剧资源,实现了IP价值的最大化开发。

算法推荐是短剧爆发的“加速器”。抖音、快手等平台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精准推送符合其偏好的短剧内容,实现“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体验。这种机制不仅提升了内容分发效率,也催生了“投流”商业模式——制作方通过购买流量推广短剧,平台则获得广告收入,形成良性循环。

短剧正在成为连接线上与线下的“超级入口”。无论是电商的“剧情种草”,还是本地生活的“场景消费”,短剧都在重构用户决策路径。它不再仅仅是娱乐内容,而是集品牌营销、商品销售、服务预订于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载体。

从百度这次资源整合的合作就可见一斑,除了打造精品短剧以补充IP题材外,还计划将自身的AI优势参与其中,计划合作AI短剧,采用百度的AI创作工具进行制作。一旦实现这将是国内首部AI短剧。为此计划,百度在年初便开启了AI转绘能力的免费内测,该功能搭载于百家号,可支持将真人短剧一键转化为漫剧。力图借助自身AI领域的核心优势,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短剧赛道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小米也杀入短剧赛道?

10月16日,小米杀入短剧赛道的新闻登上热搜。10月15日小米手机在其应用商城上架了一款名为“围观短剧”的APP。这款APP宣称“无广告海量短剧免费看”,这和红果免费短剧的看广告解锁剧集的模式有明显区别。BT财经查询发现,这款APP暂未上架苹果App Store与其他品牌手机的安卓应用商店。

据应用商城页面显示,围观短剧APP归属于成都分享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通过天眼查股权穿透可以发现,成都分享信息传播有限公司由北京聚爱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100%持股,后者则由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有。王川是法定代表人,而王川同时又是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股权信息可以清楚显示,围观短剧就是小米全资推出的短剧APP。

张一鸣李彦宏雷军王兴刘强东,在短剧赛道相遇了?

目前,围观短剧内容涵盖都市、逆袭、言情、复仇、总裁、家庭伦理等20多款题材,免费无广告和优质内容题材是围观短剧的主要优势。除全程无广告之外,在播放过程中,观众可以在评论区互动交流。

在推出围观短剧APP之前,小米旗下的REDMI已经涉足短剧,并合作拍摄首部短剧《时空合伙人》,号称“2025年度最狠穿越创业剧”,部分小米高管以及REDMI的一些员工参与了演出,结尾使用雷军特有声音,加上“穿越创业”的吸睛题材,使该剧备受关注。从《时空合伙人》的品牌定制,到围观短剧独立App的推出,只相隔3个月,可见小米进入短剧赛道是有备而来。

小米进入短剧之所以引发关注,或因为小米拥有庞大的忠实粉丝群体,同时小米作为手机厂商,拥有硬件终端的天然优势,围观短剧完全可以借助MIUI系统的预装、应用商店推荐等渠道,快速触达亿级手机用户。短剧作为当下最具传播力的内容形态之一,恰好成为品牌与“米粉”沟通的新载体,当前短剧用户主要集中在下沉市场和移动端,而小米的用户群体与这一画像高度重合,App上线后能迅速完成初始用户积累。有助于雷军“人车家”战略布局的推行。

即便当下短剧赛道竞争激烈,抖音旗下有红果、木叶、咸柠等短剧App矩阵,快手、腾讯也纷纷加码,百度和小米的入局绝对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短剧是流量困局中的“破局利器”?

过去十年,短视频重塑了中国人的信息获取与娱乐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已突破10亿,占网民总数的95%以上。然而,流量红利的天花板已然显现,平台获客成本高企,用户注意力日益碎片化,传统内容形式增长乏力。在此背景下,微短剧凭借“短、平、快、爽”的特点,成为激活用户时长、提升粘性的新抓手。

微短剧通常单集时长在1-5分钟,剧情紧凑、节奏明快,主打“爽文”逻辑,如逆袭、打脸、甜宠、复仇等,极易在短时间内抓住用户情绪,形成“上头”效应。这种强情绪驱动的内容,天然具备高传播性与高完播率,正中算法推荐机制下平台对“用户停留时长”和“互动率”的考核需求。以抖音红果短剧《盛夏芬德拉》为例,该剧上线后迅速引爆全网,单日播放量破亿,带动平台日活增长显著。这证明,一部爆款短剧,足以撬动千万级用户流量,成为平台内容生态的“流量发动机”。

对于百度而言,通过整合YY直播的直播资源与七猫小说的IP储备,百度构建起“小说IP—短剧制作—直播分发”的闭环生态,不仅激活了七猫海量免费小说的商业价值,也为百度App和百家号注入了新鲜内容,重塑其在移动内容生态中的竞争力。

如果说抖音、百度的布局是基于内容与流量的考量,那么小米、B站的入局则更多体现为“生态入口”的争夺。小米作为硬件厂商,其核心战略是构建“手机+AIoT+互联网服务”的生态闭环。在手机硬件利润日益微薄的今天,互联网服务收入成为其高毛利增长的重要支柱。而短剧,正是吸引用户使用小米应用商店、浏览器、视频等自有应用的“钩子产品”。

小米推出的“围观短剧”App,以“无广告、海量、免费”为卖点,直击当前短剧市场普遍存在的广告多、付费门槛高的痛点。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用户对小米应用生态的好感度,也为其广告、会员等增值服务创造了转化空间。更重要的是,短剧内容的强娱乐属性,有助于延长用户在小米设备上的停留时间,增强用户粘性,从而巩固其生态护城河。

B站则走了一条差异化路线。作为以PUGC(专业用户生成内容)和社区文化著称的平台,B站对短剧的布局更注重内容品质与社区调性。其以“每月一剧”的节奏稳步推进,旨在探索短剧与Z世代审美、社区互动的融合可能。B站的短剧不仅是内容补充,更是其“破圈”战略的一部分——通过更大众化的内容吸引泛用户,同时保持核心社区的活跃与认同。

如果说内容平台是将短剧视为流量工具,那么电商平台则将其看作“新消费场景”的构建者。京东、淘宝、拼多多、美团等巨头纷纷入局,标志着短剧正从纯娱乐内容向“内容电商”演进。

拼多多推出“多多有好剧”计划,将商品种草视频巧妙植入剧情之中。例如,在一部讲述小镇青年逆袭的短剧中,主角使用的手机、家电、服饰均来自拼多多,并通过剧情自然展示其性价比优势。这种“剧情种草”模式,比传统广告更具说服力,用户在沉浸式观剧过程中完成消费决策,转化效率远高于硬广。

淘宝则在站内开设短剧专区,将品牌故事融入剧情。例如,某国货美妆品牌通过定制短剧,讲述品牌创始人创业历程,既传递品牌价值观,又实现产品曝光。这种“品牌微剧”模式,为品牌营销提供了新思路。

美团的布局更具想象力。作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美团可将短剧与“到店消费”场景结合。例如,打造以“美食探店”“城市微旅行”为主题的短剧,剧中主角打卡的餐厅、景点均为美团合作商户,用户观剧后可一键跳转至美团App完成预订与消费。这种“内容+场景+交易”的闭环,极大提升了本地生活服务的转化效率。

互联网大厂们在短剧市场“相遇”并非偶然,而是互联网行业在流量见顶、增长乏力背景下的一次集体突围。短剧以其独特的“短、平、快、爽”特性,成为激活用户、构建生态、连接商业的新支点。这场由内容驱动的“短剧革命”,不仅重塑了娱乐消费方式,更在深刻改变着互联网的商业逻辑。

未来谁能在短剧赛道上构建起更强大的IP生态、更精准的算法推荐、更高效的商业闭环,谁就将在新一轮的流量与用户争夺战中占据先机。短剧,这个曾经被视为“快餐文化”的产物,正悄然成为互联网巨头们通往下一个十年的“黄金赛道”。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章,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作 者 | 无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cvt.cn/46122.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