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军事

难怪被揍得这么惨,伊朗一查内鬼才发现,又是印度在背后干的好事

然而,随着调查深入,伊朗人震惊地发现,除了内部的间谍问题,他们长期信任的印度软件和技术人员,竟然也在背后捅刀子,通过软件后门向以色列泄露了大量敏感信息。

难怪被揍得这么惨,伊朗一查内鬼才发现,又是印度在背后干的好事

然而,随着调查深入,伊朗人震惊地发现,除了内部的间谍问题,他们长期信任的印度软件和技术人员,竟然也在背后捅刀子,通过软件后门向以色列泄露了大量敏感信息。

最先曝光这事儿的,是伊朗强硬派报纸《凯汉日报》(Kayhan)。作为亲政府的喉舌,《凯汉日报》向来说话直来直去。6月30日,它直接点了印度的名,称伊朗国内部分由印度企业开发的软件,实际上成了以色列情报机构的“窃密工具”。

难怪被揍得这么惨,伊朗一查内鬼才发现,又是印度在背后干的好事

大家可能不太明白,以色列是怎么通过印度软件手机伊朗敏感信息的,这一点咱们拆开了说。伊朗这些年在软件开发上有短板,尤其是政府部门用的系统,比如出入境管理、人口信息登记这些涉及国家安全的软件,自己搞不定,只能外包给外国企业。恰好印度软件业在国际上也算有点名气,价格还比欧美便宜。可伊朗人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挑中的印度企业,好多都是以色列的“白手套”。以色列情报机构早就在全球布局,专门找那些和目标国家有合作的第三方企业当“中间商”:先把软件核心代码、监控模块卖给印度公司,印度公司再把这些技术包装成“印度自研”,甚至直接换个界面、改个logo,就卖给伊朗。更绝的是,印度人在开发过程中故意留“后门”——比如在用户登录系统里埋个隐藏账号,或者在数据传输环节加个“自动上传”功能,这些“后门”的访问权限直接给了以色列。伊朗这边用软件,以色列那边就能实时接收数据:小到普通公民的出入境记录、身份证信息,大到政府部门的内部文件、关键设施的位置,全成了以色列的“情报库”。

展开全文

难怪被揍得这么惨,伊朗一查内鬼才发现,又是印度在背后干的好事

说起来,印度的“后门文化”早就在国际上出了名。英国《金融时报》之前就报道过,印度通信系统里的“后门”像筛子似的,吸引了一堆国际监控公司上门合作。这些公司看中的就是印度软件“方便动手脚”——印度企业为了接单子,对客户要求有求必应,可转头就能为了钱给第三方开“绿色通道”。

就拿伊朗的出入境管理软件来说,印度企业在开发时,表面上按伊朗要求做了数据加密,但实际上把加密的“密钥”偷偷给了以色列;或者在软件更新时,通过“补丁”悄悄植入监控程序,伊朗技术人员根本查不出来。以色列拿了这些“后门”权限,相当于在伊朗的信息系统里装了“监控摄像头”,想什么时候看就什么时候看,想调哪份数据就调哪份数据。

更讽刺的是,印度自己也没少用以色列的工具监控自己人。

2023年8月,全球研究和倡导组织《商业与人权资源中心》(BHRRC)对外爆料称,近些年,莫迪政府购买了以色列间谍公司一款名叫“飞马”的间谍软件,专门用来监控国内异见人士、记者和反对党。“飞马”能悄悄侵入手机,读取短信、邮件、位置信息,甚至打开摄像头偷听;

难怪被揍得这么惨,伊朗一查内鬼才发现,又是印度在背后干的好事

有印度记者调查发现,2023年孟买反政府示威期间,参与抗议的学生和律师手机几乎全被“飞马”入侵过;2024年卡纳塔克邦选举前,反对党领导人的通话记录被完整拷贝到了安全部门的服务器里。

可以说,伊朗人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他们当初选印度,一是觉得“同属发展中国家”,合作起来更放心;二是印度软件业确实有几把刷子,像班加罗尔的IT园区在国际上也算响当当。

可他们没想到,印度企业的“节操”比软件漏洞还多——为了赚外汇,根本不管客户的国家安全,谁给钱就帮谁办事儿。伊朗的出入境管理系统、人口信息库这些“命门”,就这么被印度人当商品卖给了以色列。

以色列拿了这些数据,在以伊冲突中精准打击伊朗的军事设施、情报站点,甚至提前掌握伊朗高级官员的行踪,你说伊朗能不“被揍得惨”吗?

难怪被揍得这么惨,伊朗一查内鬼才发现,又是印度在背后干的好事

说到底,伊朗这事儿就是技术依赖的代价。要是自己能独立开发关键软件,哪会被别人卡脖子?

可现实是,全球软件产业链高度集中,像操作系统、数据库这些核心技术,基本被欧美企业垄断。印度虽然自称“软件大国”,但90%的高端软件技术还是得靠进口。伊朗这种技术薄弱的国家,由于被制裁,不太可能买得到欧美正版,只能选便宜但不靠谱的印度外包,所以不想被人留“后门”都难。

总的来说,伊朗的“雷霆扫谍”还在继续,但这场风波留下的教训,远不止抓了几百个内鬼这么简单。它让所有人看清:在国际博弈里,技术安全才是最硬的“护城河”。没有自主可控的技术,再怎么防内鬼,也防不住“外鬼”从软件里挖的“暗渠”。

伊朗人现在后悔信错了印度,但更该后悔的是,当初没狠下心来搞自己的软件产业——毕竟,靠别人的技术吃饭,早晚得被别人“卡喉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cvt.cn/36877.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