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理财

主打情绪价值,AI功能有限:智能硬件如何抓住用户核心需求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天河马新闻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澎湃新闻)

主打情绪价值,AI功能有限:智能硬件如何抓住用户核心需求展会现场,日本AI宠物机器人Lovot与人互动 本文图片均由澎湃科技记者 喻琰拍摄

技术巨头和创业公司当前都在积极探索AI落地新型智能终端形态。

10月27日,在上海首届2025西岸国际科技消费嘉年华(WTCC)展会现场,各类厂商带来了AI与硬件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这些产品正努力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尝试走入ToC端消费者市场。

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观察到,参展的AI智能硬件产品,从情感陪伴型赛道的AI智能机器人如日本Lovot、中国Ropet,到可穿戴设备如AI情绪吊坠、AI智能儿童学习机,再到AI多功能下棋机器人、AI桌面机器狗等各类娱乐设备,AI落地场景越来越丰富。

不过,这些AI硬件产品的“AI”智能程度或许并没有想象得那么高。

“今天会场上很多产品,我认为真正做对的可能不到1%,大部分还是过度态的产品。”工匠社创始人邱泽在展会现场圆桌活动中称。

AI情感陪伴赛道产品看起来萌,但AI功能有限

“我们这款产品在展会期间日均销量大概在20台左右”。展会期间,名为Ropet的大眼毛绒AI宠物机器人吸引了不少年轻女性和职场白领的围观。

Ropet萌友智能,成立于2022年,主打AI情绪陪伴,是前字节产品设计师创立的企业。产品售价1472元,因价格适中、外表可爱,成为展会期间的KOL担当。

工作人员介绍,Ropet内置自研离线端侧小模型,可以通过摄像头、重力感应器等收集数据,识别人脸、情绪等,当用户和它说“你好”,它可以通过眼神、 肢体语言等方式作出反馈,营造情绪上的互动感。“它不会像宠物一样,主打的是弱陪伴,不会过度打扰用户。”工作人员称。

主打情绪价值,AI功能有限:智能硬件如何抓住用户核心需求

展会上的中国AI萌宠机器人Ropet

同样受到欢迎的还有日本Lovot机器人,但售价高达3.3万元。工作人员告诉澎湃科技,Lovot的特点以提供陪伴和情感互动为主,其他的功能比如利用生成式AI进行对话,目前还无法做到。

据了解,这款AI宠物机器人内置了芯片,头部与胸口处安装了摄像头和传感器,能自主在房屋内行走、感知人类的情绪、学习人类发声。

工作人员介绍,它与人的互动主要通过声音、眼睛、动作和表情这四个维度实现。当用户与它交流或触摸时,它会根据识别到的声音、表情或动作做出相应反应。比如,当你抚摸它时,它的双手会有触觉反馈,能“安抚”用户。

严格来说,这确实是一款AI智能硬件产品,但前来展会上体验的一位用户认为,AI在这类产品中的功能还比较有限。它的核心仍是消费级电子产品形态,AI更多用于增强交互体验、提升情感反馈,而非真正具备强大的自主学习或决策能力。

邱泽在圆桌活动时提到,如今这一波“AI硬件”或“智能硬件”,如果去掉“AI”二字,可能就只是个普通消费品。在他看来,“真正的AI硬件时代还没有到来。”

AI硬件同质化明显

展会现场热闹的背后,也隐藏着从业者的焦虑。

Ropet产品侧的工作人员透露,针对消费者的反馈,团队每月都在根据用户反馈迭代更新,“我们现在的版本都更新了40多次了。”

某AI创业公司商务总监宓思奇则坦言,智能硬件迭代速度很快,基本一年一迭代。在他看来,现场大多数AI智能硬件产品都是“新瓶装老酒”,“用现在的AI逻辑更新一下UI界面,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智能。”

展会现场的不少用户都有类似的感受,目前AI硬件差异化不强,同质化明显。不少产品AI程度也不高,智能水平仍停留在语音对话层面,无非是响应速度快和慢的区别,更多是依靠外观设计的变化来吸引消费者注意。

这种同质化现象,或许与行业准入门槛较低密切相关。无界方舟联合创始人杨冬蕴在圆桌交流会环节上提出,“AI硬件看似红海,其实是因为入行门槛低,大家觉得市场大。”她认为,能否洞察用户核心需求,才是决定产品能否突围的关键。

然而,找准用户需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大众对AI的既有认知及期待影响着商品的交付。现场Ropet工作人员提到,当前市场对AI的认知仍停留在“能否对话”的层面。“看到有AI功能,就会问我们能对话吗?但比如记录情绪这类也是AI功能的一部分。”

Hugging Face在展会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认为,大众对AI硬件的认知停留在表层的语音对话,而现有的AI语音助手又面临着功能开发单一、实用性不足的问题。“当用户有实际需求时,目前的AI硬件还没办法为用户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落地方案。”他认为,主要原因还在于AI模型层,还无法完全具备自我识别、自我判断、自我决策的能力。

该公司在展会现场带来了桌面人形机器人Reachy Mini。这款小型机器人外观虽小,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在结构设计和AI接入上具备完整的系统框架。由于背靠HuggingFace开源AI平台,用户可以直接调用HuggingFace中心内置的15余种预设动作,二次开发这台小桌面机器人。

不过,Hugging Face工作人员也表示,首代产品还没有完全搭载视觉识别技术。他认为,目前AI硬件领域表面上呈现出一种“供大于求”的市场现象。尽管许多公司投入研发,但能做出真正和硬件深度匹配的软件系统的公司却很少,它们并不需要这么多的硬件厂商。

另一家主打“情绪感知智能吊坠”的创业公司NUNA则表示,他们的产品能通过传感器与麦克风采集生理数据、分析情绪状态并推送报告,但整个赛道仍处在市场探索阶段,尚未真正抓住用户核心需求。

下一代AI硬件最核心的需求是什么?

面对越来越卷的AI硬件赛道,业界也对下一代AI智能硬件产品有了新的思考和洞察。

来自光羿科技消费电子商务负责人段誉建议,AI产品开发应实现软硬件解耦。他以录音笔为例指出,硬件本身可以保持稳定,通过蓝牙等接口持续升级模型或软件,即可不断提升性能、延长生命周期。

主打情绪价值,AI功能有限:智能硬件如何抓住用户核心需求

各类AI落地场景,包括调香等

杨冬蕴认为,无论软件还是硬件,核心都在于理解三条曲线:市场规模、技术壁垒与行业趋势,并持续挖掘用户痛点,优化体验。她强调,硬件开发不仅周期长(改版、打样、测试可能需一个月),还需具备对两三年后市场定价与竞争格局的前瞻规划。

Hugging Face工作人员告诉澎湃科技,AI硬件最核心的需求是灵活、智能和安全,同时产品和形态、颜色等设计上能方便用户使用。

邱泽认为,能在未来存活下来的AI硬件,必须同时满足三点:AI应用层极强、PMF(产品与市场匹配)精准、载体设计与定价合理,最终形成品牌势能。“真正的AI硬件时代还未到来,它需要创业者在每一次技术浪潮中,都能重新找到自己的PMF。”

在硅谷的新创AI智能体公司Hey Boss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曲晓音告诉澎湃科技,AI 产品没有真正的护城河。同行复制太容易,同质化较为严重。所谓“靠创新做护城河”,其实是幻觉,“你永远无法保证每一步都更创新,而你的创新也永远保不住。”

天河马新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冰河马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cvt.cn/49169.html

作者: wczz1314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000001211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email@wangzhan.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