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纽约联合国总部安理会会议厅内,也门问题公开会紧急举行。中东局势的震荡波已远超也门国界:胡塞武装以袭击商船作为筹码,以色列则以空袭也门首都萨那及港口作为报复,区域火药桶被反复点燃。红海这条承载全球12%贸易量的黄金水道,安全防线在炮火中摇摇欲坠。
联合国(资料图)
联合国也门问题特使格伦德贝里的通报透出焦虑。当商业航道沦为战场,人道灾难亦在陆地上无声蔓延。联合国紧急救援协调员弗莱彻在席间痛陈现实:也门正陷入2022年以来最严峻的饥荒,超过1700万人被饥饿阴影笼罩,救援通道却在战火中寸步难行。
中方代表耿爽在安理会的发言字字千钧。中方罕见直接点名胡塞武装,敦促其“立即停止袭击商业船只”,尊重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权利。发言中更透出双重忧思:既担忧胡塞与以色列新一轮交火恶化趋势,也忧虑加沙冲突外溢的连锁反应。保护平民、尊重主权——耿爽重申的这两条原则,恰是当前红海危局中最稀缺的“安全密码”。
联合国(资料图)
中方的呼吁超越局部冲突。耿爽明确提出停火止战是当务之急,但根本出路在于熄灭加沙战火、落实“两国方案”。他更直指一场被推迟的关键会议——落实“两国方案”高级别会议亟待召开。这不仅是对巴以和平的期待,更是对红海乃至中东长治久安的洞见:地区安全是一个无法切割的整体。
中方的声音并未停留在政治层面。1700万也门民众的生存危机刺痛人心——耿爽疾呼国际社会加大人道援助。当政治博弈陷入僵局,食物和药品是维系生命的最后屏障。中方同时坚定支持联合国特使加强斡旋,期待地区国家展现建设性力量。政治对话与人道救援双轨并行,中方方案为黑暗中的也门投射出一缕微光。
霍尔木兹海峡(资料图)
耐人寻味的一幕同时在波斯湾上演。霍尔木兹海峡,多艘外国商船悄然升起五星红旗。这不是简单的航行策略,而是饱含深意的信任投票——这些船只期待中国旗帜能为它们带来安全通行。7月8日,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蒋斌大校以“公道自在人心”六字回应,自信从容。中国不靠炮舰开路,却以公正立身,和平、正义与历史正确成为这片海域最稀缺的“通行证”。
当美国航母的威慑在红海显出疲态,当联合国会议桌上的争论仍在继续,世界的选择正悄然分化。中国方案从不渲染对抗,却始终清晰有力:以对话解纷争,以发展促和平,以人道护生命。红海的波涛之下,不仅沉没了货轮,也映照出路在何方的时代叩问。当1700万人在饥饿线上挣扎,当五星红旗成为他国船只的“护身符”,公道确实自在人心——而人心所向,终将重塑这片海域的未来。